1、正常新生儿特征:
正常新生儿是指出生时胎龄满37~42周,体重>2500g,身长47cm,无畸形和疾病的活产新生儿。
1.外表特点——出生时哭声响亮,四肢屈肌张力高,皮肤红润,胎毛少,覆盖有胎脂,耳廓发育好,乳晕明显,可摸到结节,指甲长过指端,足底皮纹多,男宝宝睾丸已降入阴囊,女宝宝大****完全遮蔽小****。
2.皮肤黏膜及脐——皮肤薄嫩,血管丰富,易感染,脐带生后1~7天后掉落。
3.体温——体温中枢发育不健全,调节功能差,易随外面温度变化。
4.呼吸——呼吸中枢不成熟,以腹式呼吸为主,呼吸节律不规律,40~45次/分。
5.循环——心率快,约l20~140次/分。且波动较大,范围在90~160次/分之间。
6.消化——胃呈水平位,贲门松弛,幽门紧张,易发生溢乳,生后24小时内开始排墨绿色胎粪,3~4天后转为黄色粪便。
7.泌尿——肾功能差,易发生水肿或脱水。一般在24小时内排尿。
8.神经——新生儿脑相对较大,大脑皮质发育尚未健全,常出现无意识、不协调的活动。足月儿出生时已拥有一些原始反射:如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新生儿有神经系统疾病时,这类反射才能消失;正常状况下,生后数月这类反射自然消失。
9.免疫——可由胎盘从母体获得IgG,数月后日渐消失,而自己免疫功能尚未健全尤其是分泌型IgA缺少,故新生儿易患各种感染,特别是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
2、护理问题:
预防体温改变的护理:保暖,将刚娩出新生儿皮肤擦干并用温暖毛巾、小棉被包裹,外置热水袋。适合的环境、温度、湿度对保持体温尤为重要,应将新生儿置于中性温度下,即着装、包裹棉被、室温保持在22℃~24℃,在这种适合的环境温度下,机体耗氧量少,代谢率最低,蒸发散热量亦少,又能维持正常体温,此温度又称适中温度。除此之外新生儿室应阳光充足,空气流通、清爽。相对湿度在55%~65%.
预防感染的护理:环境清洗,卫生应湿式清扫,每天紫外线照射30分钟,员工需要身体健康,严格无菌操作及消毒隔离规范。新生儿衣服应柔软,体温稳定后可沐浴,水温在38℃~40℃,每天一次,注意头颈、腋窝、手掌等皮肤皱褶处的清洗,脐部维持干燥,注意平时察看。
健康指导:宣传母乳喂养优点,鼓励爸爸参与平时护理,使用多种方法教会父母新生儿平时护理办法,强调新生儿出院后继续照顾的重要程度。
黄疸辨别:
新生儿黄疸有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因为新生儿肝脏发育不健全,处置胆红素的酶还不足,故当血液中胆红素过量时,很多未被处置的胆红素便积聚起来,出现了黄疸。
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
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2~3周仍不,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